更新時間:2016-11-02 浏覽次數:5676
皮革制品被廣泛應用于鞋類、服裝、箱包等産品中,目前,全球每年皮革貿易總額約為1200億美元。我國作為世界第一皮革制品生産大國,全年的皮革貿易額達300億美元,占全球貿易總額的25%。
牛皮
目前,市場上銷售的皮革制品主要有五種革面。鑒别的方法是:一看毛孔,二看亮度,三憑手感。其具體特征是:
(1)牛皮:牛皮革面毛孔細小,呈圓形,分布均勻而緊密,皮面光亮平滑,質地豐滿、細膩,外觀平坦柔潤,用手觸摸質地堅實而富有彈性。挑選時,如用力擠壓皮面,有細小褶皺出現。用牛皮加工制作的皮制品,如不仔細看,幾乎看不到鬃眼。同時,因牛皮較厚穿起來非常挺括。
(2)羊皮:羊皮革面毛孔扁圓,毛孔清楚,幾根組成一組,排列成魚鱗狀。用羊皮加工制作的皮制品,皮質細膩、柔軟,表面雖有光澤,但不象牛制品那樣明亮,用力擠壓皮面,有明顯的折皺産生。羊皮制品穿着舒适。
(3)豬皮:豬皮革面毛孔圓而粗大,三個并列成一組,呈三角形排列,每組相隔較遠,革面凹凸不平。即使經過磨光處理,也可辨認得出。革面較牛皮粗糙,手感硬實。
(4)馬皮:粗看馬皮與牛有些相似,外觀光滑細膩。但仔細觀察,馬皮的光亮度不如牛皮,色澤昏暗,毛孔呈橢圓形,革面松而軟。與羊皮比較,馬皮與羊皮比較接近。皮面粗細程度、鬃眼大小與羊皮頗為相似。區分的關鍵在于,馬皮皮質比羊皮硬,手感不好,皮面光澤不均勻。用力擠壓皮面,沒有褶産生。馬皮穿久易斷裂。
(5)人造革:又稱信仿皮。由于目前使用聚氨基甲酸脂無紡布合成革制造的仿皮革制品,在外觀上與真皮左制品接近,甚至可達到"亂真"的程度。這就更需認真辨認和選擇。一般說,仿皮是化學原料塗抹在布料上加工而成。仿牛皮的外觀、手感酷似牛皮;仿羊皮的外觀、手感似羊皮,皮面光澤。但細看皮面均無毛孔,底闆非動物皮。用力擠壓,皮面不會褶皺。還是可以和動物皮區别的,但也有微孔貼膜人造革,遇到這種情況,視其反面底基材料仍可判别。有些不法分子用仿皮制品冒充真皮制品出售,為了不被人識破,往往在仿皮制品接口邊緣附上一層雜皮,接口處皮料為夾層。消費者選購時要注意區分,以免上當。
天然皮革與人造皮革的鑒别
随着社會科學技術的發展,人造革技術也日趨成熟,産品質量大大提高,特别是在仿真皮方面,可以以假亂真,在透氣性、柔韌性、手感和外觀等諸多方面都與天然皮革相似,但價格卻遠遠低于天然皮革,因而,我們需要進一步提高鑒别能力。這幾種鑒别方法,都是從外觀上進行鑒别,如果更深入更精準的鑒别皮料的種類,好壞,還可以利用高科技顯微鑒定技術,從更深層面進行鑒定。
鑒于此,一些有遠見的皮革生産企業如廣東萬裡馬實業股份有限公司,積極引入高科技技術到皮革的檢測,通過現場顯微檢測技術,從源頭把關,杜絕"以次充好"、"以假亂真"的現象。而且在銷售皮具産品的時候,也可以現場将相關皮具的顯微效果展現在消費者眼前,讓消費者買的放心。
放大80倍觀看效果圖
據了解,一般沒有覆膜的真皮都可以看出皮毛粒,如圖,覆膜了的真皮有些根據制皮工藝不同看不出皮毛粒。
放大200倍觀看效果圖
傳統皮革的鑒定主要是通過肉眼看亮度,手摸等方法,這類方法鑒定緩慢而不精準。現場顯微檢測技術是皮革鑒别新方法,是通過便攜式顯微技術與當地移動互聯網有效結合,運用3R公司的艾尼提:Anyty便攜式WiFi顯微鏡3R-WM401WIFI,皮革的顯微結構(毛囊的形态,密集度等)就會在手機、平闆電腦裡一目了然,同時可以多人觀測同一塊皮料,大家一起分析,共享,能夠快速的檢測出皮革質地、皮革種類等,而且能夠讓消費者放心。